閱讀文獻是每個科研人的必備技能,可是總有人覺得看完一篇文獻后并沒有太大的收獲,這又是為什么呢?其實古今中外,早就有人已經(jīng)教育過我們,在閱讀的同時一定要思考,缺少思考是我們收獲不多的主因。美國紐約大學醫(yī)學院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孫同天(Tung-Tien Sun)博士近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撰文,教我們,如何才能實現(xiàn)高效的文獻閱讀

院士教你如何高效閱讀文獻!看完受益匪淺!

任何讀得太多而不動腦筋的人,都會養(yǎng)成懶惰思考的習慣?!獝垡蛩固?/p>

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鬃?/p>

學習他人的思想,需要教育;挑戰(zhàn)他人的思想,則需要智慧?!狹ary Pettibone Poole

院士教你如何高效閱讀文獻!看完受益匪淺!

雖然有效和批判性地閱讀科學論文的能力是研究生的基本技能,但它很少被系統(tǒng)性地教授給學生。因此,一些學生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地閱讀論文,既辛苦又沒有收獲。在此,Tung-Tien Sun討論了主動閱讀,即帶著問題閱讀的重要性。首先,學生閱讀摘要和介紹,帶著幾個具體問題去尋找答案,并做一個簡短的文獻搜索。當對文獻有了一定了解后,學生會對文獻內(nèi)容有一定“預測”/設計,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會將其與原本的內(nèi)容進行比較。這種方法讓學生與作者進行高度的互動,使學生對實驗的設計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學習批判性的論文評價。作者還開設了一門課程教授這種方法。盡管最初很耗時,但隨著實踐和知識庫的不斷增長,它可以被簡化,變得更快,最終成為第二天性。

“你怎么讀科學論文?”乍一看,這似乎是一個多余的問題??紤]到大多數(shù)生物醫(yī)學研究論文的結構,對于初學者來說,很自然地會假設他們首先閱讀標題,然后是摘要、引言。大多數(shù)人可能會選擇跳過方法部分(通常在引言之后,盡管許多期刊現(xiàn)在把它放在論文的結尾),因為它包含太多的技術細節(jié),有點無聊。包含了論文核心的結果部分,即以圖片和表格形式呈現(xiàn)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能最受關注,其次是接下來的討論部分。

這種從頭到尾逐字逐句的閱讀方式被稱為“被動閱讀”,這是相當費力和低效的。該文中討論的“主動閱讀”的概念,可簡單定義為“帶著問題尋找答案的閱讀”。此外,讀者要問自己,如果你是作者,接下來會做什么實驗,然后把你的想法和論文中實際做的實驗進行比較。這種閱讀方式會從根本上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因為挑戰(zhàn)會讓你保持思維活躍。你只需要關注回答你問題的部分,然后瀏覽其余的部分,因此,你的閱讀變得非常挑剔,從而讀得更快,學得更多。雖然該文將以生物醫(yī)學研究論文為例,但同樣的原則稍加修改也適用于其他學科。

被動閱讀:“順從性的無目的性”

如果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地閱讀一篇文章,就是在順從地遵循作者的思路,作者實際上被你視為“權威”。這樣讀一篇論文,沒有特定的期望或目的,是“被動閱讀”,類似于哈佛教育心理學家William Perry (1913-1998)稱為“順從性的無目的性”的做法。如果你一開始就打算簡單地吸收作者給你提供的信息,那么你不可能同時具有批判性,便失去了評估論文優(yōu)缺點的能力。其次,由于讀論文時沒有期待,通讀不會產(chǎn)生任何驚喜或“頓悟”的時刻,反而成為一件苦差事。第三,雖然你可能會了解一些知識并對論文有一個大致的印象,但被動的閱讀不會讓你深刻理解作品背后的基本原理和實驗策略。

主動閱讀:帶著問題閱讀

怎樣才能提高閱讀效率呢?正如一句老話所說,“你只看到你所知道的”,即你只有在一開始就提出問題,才能看到答案。中國學者黃宗羲曾經(jīng)寫道:“如果你讀/做研究的時候心里想著小問題,就會學到小知識;帶著大問題,會學到大知識;如果心里沒有疑問,就什么也學不到”。帶著特定的問題閱讀會讓你處于一種尋找埋在沙子里的小金塊的心態(tài)。如果你知道你在尋找什么,你的視力會變得敏銳。在搜索時,可以以低能量狀態(tài)滑行,當找到你想要的東西時,立即切換到高能量狀態(tài),這樣才會讀得更徹底。這樣的閱讀是有選擇性的,它可以延長注意力廣度,比被動閱讀更有效——被動閱讀很容易讓人筋疲力盡,因為你必須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當找到正在尋找的答案時,尤其是當它們幫助你解決了一個問題或給你提供了新的想法時(“尤里卡”時刻),那種興奮的沖動也會讓人很滿足。因此,主動閱讀比被動閱讀更有成效,更令人愉快。

對于上述在一堆沙子中尋找金塊的類比,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須首先確定哪些沙子可能是多產(chǎn)的。因此,至少在你還在學習閱讀方法的時候,你應該首先練習主動閱讀那些發(fā)表在高質量、高選擇性期刊上的論文。

該如何做

什么樣的問題?一個“我-我-我”的問題

主動閱讀要求讀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能夠“問自己的問題”——這對于許多初學者來說是很困難的。但是對于生物醫(yī)學研究領域的大多數(shù)論文,一個主動的新手讀者可以問以下四個問題:

1、作者試圖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它很重要?

2、如果這是我的論文項目,我可以采取什么樣的實驗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我需要生成什么樣的數(shù)據(jù)來支持這篇論文的結論?

4、這個結論是否符合我之前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我(讀者)從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問題,比如我將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我需要什么數(shù)據(jù)等等。主動閱讀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過程。記住,我閱讀是因為我想要我提出的問題的答案!

仔細而徹底地閱讀摘要和引言

對于不熟悉的領域的論文,最好從引言開始閱讀,因為它比摘要更容易理解,使你更容易瀏覽論文。一個優(yōu)秀的摘要和引言幾乎總是對上述四個問題提供簡短的回答。如果你遇到不懂的單詞,馬上去查字典。即使只是簡單地讀一下維基百科,也會極大地增強你對工作的理解和欣賞。如果你在閱讀時迷失了方向,可以回溯一些句子。

回答問題:簡短文獻檢索的有用性

讀完摘要和引言后,暫停并消化所學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寫下以上四個問題的(初步)答案。在這里,建議你做一個關于這個主題的簡短的文獻搜索,并試著簡短地閱讀一些相關的,早期的論文。這是十分有益的,因為你成功預測如下所述內(nèi)容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背景知識的深度和你對相關研究的熟悉程度。做完功課之后,你就可以擴展/改進你的最終答案了。

閱讀結果:預測和比較

有了對這四個問題的深入回答后,問自己:“如果這是我的論文問題,那么我的第一個或一組實驗將是什么?結果部分的圖1將是什么樣子?”只有這樣,才能拿假設結果和他們的進行比較。如果你的設計和他們的相似,你會自我感覺良好。然而,如果你發(fā)現(xiàn)他們的設計更好,你將學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一開始你可能很難做出任何預測,但是通過練習和擴大知識基礎,就能夠提高。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逐漸對自己學習新課題的能力,以及在類似情況下設計合適的實驗的能力有信心。

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完全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時,這實際上提供了個人成長的最好機會。每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請抵制誘惑,不要立即閱讀這篇論文,看看作者做了什么。相反,你應該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盡最大努力自己想出一個解決方案。只有當你掙扎著走過這個過程,并且沒有取得顯著的進展時,你才應該閱讀這篇論文。他們可能使用了一種你不知道的技術或試劑,巧妙地揭示了一個反應機制或途徑。這個策略現(xiàn)在將成為你的工具箱的一部分,你將永遠不會忘記它。你越是努力地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你對新獲得知識的印象就越深刻。畢竟,不勞則無獲。

結果部分的內(nèi)容主要解釋了作者這樣做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因此,如果你能自己理解其中的一部分,你只需要瀏覽一下這些部分。只有當你不能預測時,你才應該閱讀結果部分的相關部分,以了解為什么作者以這種方式進行。

這種“預測和比較”方法的一個重要結果是,它使你對研究的策略和基本原理有一個深刻的理解,批判性地評估作者的實驗設計和數(shù)據(jù),并判斷他們的結果是否支持他們的結論。

閱讀討論:比較自己和作者的結論

在討論部分,作者討論了他們的數(shù)據(jù)是如何支持他們得出的結論。如果你同意他們的解釋,你可以簡單地瀏覽一下這部分的討論。作者還可能會討論他們的數(shù)據(jù)如何與已有的知識相關聯(lián),以及這其中的含義。例如,他們可能會解釋他們的數(shù)據(jù)如何導致對問題的新的理解,一個新的模型如何帶來某些預測,或新的實際應用。因為你已經(jīng)在實驗中掙扎,就像第一作者積極閱讀論文一樣,你會特別喜歡閱讀這些討論,這表明你可以從這種項目中收獲回報。

因為閱讀和寫作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主動閱讀能讓你更清楚自己能做些什么,幫助讀者更快地找到他們需要的東西。例如,你的摘要應該能夠回答我們提出的所有四個問題。如果可能的話,每個段落都應該以一個主題句開頭,概述該段的內(nèi)容。你也可以用一個完整的句子介紹圖例,用最少的技術細節(jié)寫圖例的主體,最后以結束語強調(diào)這一研究最突出的發(fā)現(xiàn)。

關于教授主動閱讀的課程

一個互動的過程

盡管一些學生將能夠輕松實現(xiàn)被動向主動閱讀的轉變,但考慮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一些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為研究生開設一門關于文獻分析的課程可能會很有幫助。由于這門課涉及大量的課堂參與和師生互動,所以它由不超過16-20名學生的十節(jié)(雙周)1.5小時的課組成。與研究生課程相關的10篇論文可以放在一起,從一到兩篇改變范式的“經(jīng)典著作”開始,講師可以討論這些出版物的影響,并講述一些作者的故事。

在第一次組織會議中,教師可以做一個介紹積極閱讀的演講,描述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期望。然后,學生們閱讀論文,并在上課前一天晚上提交一份報告,報告內(nèi)容如下:

1、四個問題的初步和最終答案;

2、根據(jù)研究問題的質量、實驗設計、寫作以及實驗數(shù)據(jù)是否支撐論文結論找出論文的優(yōu)勢和弱點;

3、瀏覽論文時是否獲得什么新想法

在課堂上,導師可以要求指定論文的小組以工作總結(5-10分鐘)開始,然后討論論文的優(yōu)缺點(5-10分鐘)。其他團隊輪流發(fā)表評論(5-10分鐘)。教師應該在一開始就明確指出,僅僅重復論文中的主要觀點,或者只做一些膚淺的評論,如“我認為這篇論文很棒”,而不做進一步的闡述是不夠的。在會話結束時,教師可以提供反饋意見的討論,并允許團隊介紹論文(5分鐘)。

兩個獨特的特性

事實上,閱讀科學論文能讓我們設計出讓學生能夠遵循的、非常詳細和實用的指導方針。這些指南有兩個獨特的特點。首先,他們允許學生使用相同的四個問題。其次,他們要求學生“預測”下一步應該做什么實驗,并將他們的想法與作者的進行比較。這兩個元素的結合使得這個方法(“Q-P/C方法”)特別有用。下面討論這兩個特性。

提問(Q):主動閱讀作為促進學習的有效策略已被廣泛接受,許多大學網(wǎng)站提供了關于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建議。他們都強調(diào)了在閱讀之前,為了產(chǎn)生問題而進行調(diào)查(快速預讀以獲得對文章的整體了解)的重要性。然而,這種方法的致命弱點在于提問環(huán)節(jié),因為初學的學生很難提出有用的問題。他們推薦的解決方案包括“問問自己主題是什么,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為什么老師在本學期的這個時候指定這篇閱讀材料?”學生應該問問自己,他們想從閱讀作業(yè)中得到什么。這些建議的多樣性和模糊性表明,處理這個問題是多么困難。然而,在閱讀生物醫(yī)學研究論文時,學生可以通過提出前面提到的一系列(高度相關的)問題繞過這個障礙。對這些問題的深入回答為學生進入方法的下一部分打下基礎,即預測和比較。

預測/比較 (P/C):這里描述的閱讀方法廣泛使用了“預測和比較”策略。盡管有人建議學生根據(jù)標題、副標題、圖表等來預測文章,但這種做法并不是特別有效。然而,作為這里提出的戰(zhàn)略的一部分,“預測”指的是對內(nèi)容進行非常具體的猜測,然后將自己的想法與作者的進行比較。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批判性地評價實驗設計的優(yōu)缺點。此外,學生質問作者的圖表,是對作者權威地位的挑戰(zhàn)。最后,讓學生參與設計每個實驗,就像他們完成了整個項目一樣(在他們讀完論文所花的時間里,而不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花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

結束語

雖然重新學習如何閱讀論文可能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主動閱讀能讓學生對已發(fā)表的研究的實驗設計和進展有更清晰的理解,遠遠好于被動閱讀。此外,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和知識基礎的擴展,你可以簡化這個過程,它將花費你越來越少的時間來閱讀和分析一篇論文。最終,你可以通過閱讀摘要和瀏覽圖表了解一篇新論文的精髓,這個過程可能只需要20-30分鐘。

全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93/nsr/nwaa130

微信
微信
電話 QQ
返回頂部